唯独,就是后宫之事。
陛下登基,后宫一直空悬着。
朝臣们也是纷纷建议,希望陛下能立皇后。
早点选秀,好开枝散叶。
可也不知道为什么,陛下一直推阻。
到了如今,后宫里别说皇后了,连个妃嫔都没有。
这事,也算是大臣们心中一个难事了。
陛下没有子嗣,将来,皇位传给谁?
万一陛下忽然染病,这偌大的国家,又交给谁的手中?
到时候,恐怕是要天下大乱啊。
又一日早朝结束后,御书房内,几位大臣们照旧,劝阻皇上赶紧选秀。
众人纷纭,陛下的年纪不小了。
在普通人家,陛下这个年纪孩子都不知道有多少个了。
陛下是皇上,要以天下为重之类的。
这次,萧承辞并没有反对,而是,深深叹了口气。
“几位都是内阁大臣,朕有事也不瞒着你们。”
“朕心悦一女子,已经许多年了。”
几位大臣以为,陛下是要谈及与裴侍郎亲妹那段往事。
大臣们提醒:“陛下,斯人已逝,活人还是要往前看的。”
“朕有一心仪女子,只是,她在北方。”
“朕一直忙于朝政,可朕一直忘不了她。”
萧承辞有几分汗颜,“朕想去找她,却又怕,她不愿意跟朕回来。”
“陛下这是什么话?”
“陛下,您是天子,这个天底下只要你想要,不管什么,都能得到手。”
“区区一个女子,陛下还担心做什么?”
几个内阁大臣,你一句我一句地。
真是比自家儿子娶媳妇,还要让他们着急的。
陛下要是能娶妻生子,他们这些大臣们的心啊,可算是落了地了。
也不算是辜负,先帝当年所托了。
几位内阁大臣都能算得上是萧承辞的师父。
萧承辞是太子的时候,先帝就有意为萧承辞培养势力。
这些个内阁大臣们,真是看着萧承辞长大的,也是不为过的。
“我这就为陛下代笔下旨,把这名女子宣到京城中来。”
“就是就是,等着人一来,直接送进宫中。”
“陛下还年轻,身体好,三年抱两,不成问题。”
几个内阁大臣们,似乎是已经看到,陛下的子嗣在朝着他们招手了。
“说出来,不怕你们笑话…其实,她根本就不认识朕。”
“而且,朕也不知道她在哪里,只知道,她在北方。”
萧承辞装出一副少男怀春的样子,“朕想亲自去北方,问问她愿不愿意跟朕回来。”
几个内阁大臣们,你看我,我看你的。
显然没想到,陛下竟然提出,要亲临北方。
大臣委婉劝道:“陛下,是不是不需要这么麻烦?”
“我们直接派人去当地把这女子寻到,然后送回京中来,不就成了?”
“何必要让陛下跋山涉水,危险重重的。”
萧承辞叹了口气,“你们说得对,是朕疏忽了。”
“那还是算了吧,别去打扰她了,或许,是朕跟她之间没有缘分吧。”
萧承辞有些颓废地靠在椅子上,“其实,朕一直一个人,也挺好的。”
此话一出,大臣们纷纷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