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地略星动 二(2 / 2)

贺辰乖巧地点点头,跟上了天枢,下了观星台。

"那是陛下登基的前一年,那一年很乱,出了很多事,死了很多人。天灾人祸,接踵而至。当年是大旱第二年了,祭坛给出的预测是两年零七个月内必有雨,结果不知为何,发出的布告却说是两年。等祭坛的弟子看到这份布告,全国已经传遍了,根本没有办法修改。"

"那史书上所写,是两年零三个半月……"

"是,祭坛动用了最后的密法--人祭,也就是所谓的"活人祭祀"。这种密法不同时候的需求不同,那时候需要的是血脉相亲的两对童男兄弟,为采阳补阴。故而,我的两位师弟,和你的三师兄、四师兄,先今都不在了。但他们并非是不知情、被利用,相反他们是为了解除祭坛的危机、无虞国百姓的安宁和旱灾的早日结束而自愿为之的。当时,两年零三个月,民众冲上祭坛,威胁说要一把火烧了整个祭坛。众人只知道是前任天枢亲口承诺说一个月内降雨,这才缓解。实际上,是两位师伯、和我的两位徒弟央求师父,师父被逼无奈才决定人祭,才出去承诺一月之内降雨。"

天枢见贺辰似懂非懂,接着道,"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和我不说星动没有什么关系?关系来了,听好。当时这一系列事情发生的时候,我在闭关,而等我出来的时候,人祭已经开始了,我匆匆赶到的时候,正好是第三祭坛封门之时。第三祭坛是存在的,在这座山体的内部,祭坛是在中央悬空的,只有一座桥与外围部分相连。封门的意思是把进入祭坛的门暂时封印起来,以及把这唯一的一座桥通过机关收起来。所以我虽然进去了,但是,我只能远远的在外围看着这一切的发生。这件事一过,师父就退隐了。师父在退隐前告诉我说这是陛下的父亲,也就是先皇的安排。他发布告说的两年并非是为了稳固人心,而是想要探祭坛的底牌--就是传说中的'人祭'到底存不存在,就连师父都不知道他的目的何在。但是,师父还是进行了人祭,和先皇摊牌了。而后,连下十天大雨后初放晴的那天,太子登基,民众莫不欢欣鼓舞,对祭坛和星道的信仰一切如旧。虽然祭坛那次险些失去了民众的信仰,但是很快平息,故而,世人还是认为无虞国笃信'星道'。"

"师父是想说,这一切,本来不应当发生?"

"是,他们都不必死。我对这种试探感到恶心和不快。"天枢冷冷地说到。

"故而,师父不想再让星道成为政治的试验品,这才?"

"是。阿辰,我从十五成为星命祭司以来,这些年与陛下一同度过,大抵还是摸得清他的性情的。若是陛下知道天谋星动,他是高兴,若是他知道天谋、地略星齐动,还出自同一门的时候,他就会忌惮了。地从星也是如此,地从星有十分好的辅助能力,甚至可以代替主位,若是他知道有两个地从星,而动了祭坛的传承,我当真不瞑九泉之下。"天枢道。

他没有告诉贺辰的是,穆府的穆望息,曾是教授他星道之外课业的授业先生,他之所以少年成才而未受挫,都是得益于这位先生。他从来没有报答过这位先生,在他唯一的子嗣受尽牢狱之灾的时候,他也没有办法伸出援手。这一次,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相帮。

----------------

前些天,在穆府两位公子故去的前一日的夜,天枢轻轻地叩响了穆府的后门。

"永年?"穆望息太久没有单独见过自己的这位学生,一时适应不过来,照着十多年前,喊了天枢的名。

"穆先生。"

"此来?"

"先生若想保住那两个孩子,还想不折损穆府百余口人,那就当穆家绝嗣了。"

"何意?穆家绝嗣?为何同我讲这个?"穆望息也曾经想过这个法子,但是缺少何悬若信任的人来加以证实,最后也就不了了之。

"先生当年教我,如同救我一命,我今日来还这个恩情,自然,也有赔罪的成分在。"天枢看出了穆望息的犹豫,直截了当地表示自己可以帮忙做这个证。

"报恩我就已经不十分理解,赔罪又从何说起?"穆望息知道当年自己也算是帮助过天枢,但是那是作为一名教书先生份内的事情,是他的职责所在,本不应当索取任何回报。

"是。天谋星黯是超出我的意料之外的,我不汇报星动之事,穆公子不会如此。我虽不知是否是源于有人故意透露机密、扰乱了星命,但我有错,无可推卸。"天枢占星从无错漏,在发现天谋星没有任何预兆的暗淡了之后,天枢聚集了各位辖象一同商议,大家都觉得是祭坛内部出了内鬼。

"若真是有人擅自扰乱了星命,那就算我来赔罪的吧。"天枢诚恳地说到。

"与你何干,莫要自责。"穆望息宽慰到。

"先生,话不多言,我有一补救之法。"天枢将星盘拿了出来,上面标明了地略星动,"世上再无温润如玉穆府公子穆晏清,却有惊才绝艳木府世子木涘河。先生大可以以退为进,其实陛下信与不信和他的具体行动并不会有太大的牵连。陛下,主要是要做给群臣看,先生以祖宗荣耀来警示提醒,陛下不信,也会维护面子的。"

"我知晓了,明日午时,我府自当上下缟素。"穆望息道。

"先生明智。当年……"天枢还未说完,穆望息一口打断,当年祭坛出了那么大的事,他知道救不了穆长思不是天枢的错。

"很庆幸,永年一如既往,还是没变。"穆望息道。

"承蒙先生当年教诲:星命祭司,不会背叛自己的主人,祭坛天枢,不会背叛星道国朝,而贺永年,不会背叛内心的良知。"当年一时受教之恩,贺永年学到了宫中先生永远教不了的东西。

"你学到了了,就是你的了,何必谢我?倒是我应当替穆府谢你。"贺永年听了天枢的一番话,心中很是感慨和动容,他确实没有料到除了自己的儿孙,竟然还有人会记得他的教诲,并且贯彻了下来。

"不,永年永远多谢先生。先生当年曾问我们,风骨有何作用。我今日想明白了,风骨无关其他,只在此身此心,又不在此身此心。陛下若还有疑心,先生只肖持当年风骨,即可平安无虞。"天枢道。

"风骨有何用?知我者,赞我高节;不知我者,笑我苦厄。"穆望息笑笑。

"我若当年抛却风骨,会否不同?我若当年一贯如此,会否不同?"随即又摇摇头,"风骨于我,虽可以一时隐之,但不能一世藏之,即使曾有让步,亦知遇挫弥坚。"

天枢看着穆望息,认真地道,"放心,穆氏风骨一直都在。"

说到穆氏风骨,简直就是神话。

从穆氏先祖起,穆氏一族,无论是直系还是旁系,在浑浊的世风中,始终傲然而立。虽说不受贿、不结党营私并非很艰难,严于管教自家的子弟、不恃强凌弱、骄奢淫逸也并非是难以做到的事情,但是这不是一年两年,也不是一代两代,而是世世代代的话,就确实不是谁都有把握能做到,或者干脆地说,怕是在无散难有第二个家族能做到了。而且这情况还要加上,除了穆府的子弟之外,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这么做,而且对诸如结党营私这类事情习以为常。

故而,穆家可谓是万分难得,用当年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--淤泥中开出的盛世青莲。

但是,这样一个家族,却还是慢慢失了圣心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原来的君臣情深渐渐地随着穆府声名日盛而渐渐淡薄,到这一代穆府,已经可以说是离心已久了。而这个离心,随着穆府世子穆长思的入狱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。最终,穆长思在出狱不久后而去世,穆府对外只说是福薄,从来不说穆长思具体的死因。但明白事理的人都会发现,后来穆府的处世态度为之一变,对各种流言蜚语基本都是无视,随意反驳一两句敷衍了事。就连前不久,穆长思的遗腹子、穆家的嫡长孙穆晏清到了志学之年,穆府都没有向朝廷请旨加封世子。

正因为曾经是神话,后来一朝跌下神坛,才会被群起攻之。所有的忌惮与嫉妒化作滔天烈焰,生生将穆府淹没。

天枢此来同穆望息见面叙话总共不过一炷香的时间,匆匆而来,天枢又匆匆而去。

"永年再次多谢先生。"临别前,贺永年自继任天枢以来第一次向出了自己师父之外的人行礼。若非穆望息当时的教导,贺永年甚至自觉无法撑过祭坛的那次大乱。

此次是他唯一一次向穆望息正式道谢,他自知,这大概也是最后一次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"师父,那我应不应当说呢?"贺辰问道。

"你若是日后成为了星命祭司,愿意说,便说,不愿说,也可以不说。我说与不说,是我的选择,而你说与不说,是你的自由。我有权作出我的选择,却无法限制你的自由。"天枢道。

"师兄们常觉得辰不通人情世故,十分驽钝,那辰就先按照师父的来,我先不说。他们不虔诚,存有利用之心,就不会从辰这里得知完整的讯息。"贺辰道。

"你并非是驽钝,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你只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给了星道,没有在人情往来上分心而已。"天枢道。

"阿辰,一心一意,这样真的很好。"

天枢的这句肯定,贺辰记了一生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地略郡县,木侯府

"少爷,您可回来了。"潘婶道。

"什么少爷,今日上午,旨意可是已经下来了,这是世子爷。"一名木侯爷身边的主事道。

"是是是,世子爷,您终于回了。"潘婶忙改口道。

"世子,侯爷有请。"主事道。

"嗯。"木涘河应到,"我这边安顿下来就过去。"

"是。"

木涘河把穆晏清安置在自己的客房,又让一同过来的霍主事进来照顾。

"表兄暂时拜托老主事照顾,我去去便回。"木涘河道。

"二公子放心。"霍主事道。

</p>

上一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