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124章 豫王归来(2 / 2)

尽管还有着许王不解之谜,但李长生还是如释重负的送了一口气,说道:“案子终于破了,本王的罪名也终于可以洗脱啦。”

狄仁杰又补充了一句:“不仅洗刷了罪名。而且王爷还证明了自己。”

“此话怎讲?”

狄仁杰摇头没有说话,转身就离开了,只留下李长生一个人在此烦着迷惑。

通过此次金泰成被杀一案,李长生也证明了自己是的本事。

而唐王的用意也非常明显,之所以不让狄仁杰查收案件的审理,其目的有二。

其一者。那便是为了测试李长生的本事;其二者,在洗刷罪名的同事,还能够向满朝文武大臣们见识到长平王真正才华。

谁说长平王只是个动手动脚的武夫?要是武夫的话,又如何破解这桩大案呢?

如今看来,李长生不负众望。

之前,闹的沸沸扬扬的高句丽王子被杀一案。也终于在落下了帷幕,案件告破,最终,凶手畏罪自杀,也算是给了金泰成一个交代。

而高句丽那边,帝国派遣使臣前往。将大唐皇上的意思转达给高句丽王。

其中大意为:朕撰此诏书,以表朕心,朕知高丽王失子之痛,故此勉之;而今凶案以破,凶手皆以伏法自缢,若高丽王执意与大唐为恶。妄图挑起两国军战,大唐自是不惧,终了鹿死谁手亦未可知?请高丽王酌情再三,深虑再行决断。

诏书之内容,看似是大唐的抚慰高句丽的诏书,实则暗含着另一层深意。

正如诏书所言。唐王表达了自己的痛惜之意,在结尾却说,不惧高句丽军战挑衅,大唐帝国屹立于东方大地,乃为万邦之首。

高句丽附于帝国庇佑之下,本就是附属国。不是平等关系。

唐王的诏书之中,更深一层含义,便是警告高丽王,摆清楚自己的位置,李牧尘知道他死了儿子很难过,但这不代表可以成为他威胁和挑起战争的借口。

李牧尘从不畏惧任何威胁,只有高句丽先挑起战争,那便是出兵讨伐,灭国屠城,绝不留守。

正如十六年前,李牧尘亲率部队,灭掉了西凉王国。那天,整个西凉王宫,被唐王李牧尘屠戮殆尽,所有人皇族贵胄们几乎无一幸免,全部死在了铁骑的寒冷刀刃之下。

从哪以后,唐王李牧尘的“杀神”之名。传遍神州大地,甚是周围的小国都在盛传。

高句丽的王上,拿着这份看似安慰的诏书,实则他的心里面非常忐忑,两只手捧着诏

书,不自觉的在颤动。

因为高丽王知道。从诏书之中,他看到了唐王的决心,‘杀神’之名,不是浪得虚名的,没有人愿意步入西凉王国的后尘,至少高句丽的人民还不想被人灭国屠城。

就这样。高句丽王子金泰成的事情,就这么平息下来,高句丽王虽然气愤,奈何对方是大唐,唐王是李牧尘,是他万万不敢招惹的。

沉睡的狮子在睡着的时候,可能觉得它的猫;一旦狮子苏醒,那便是震慑百兽的王,任何威胁狮子的下场只有一个,那就是——死。

……

------

------

刚刚解决完了金泰成被杀的案子,这不麻烦如约而至,有一个人回来啦,此人便是前往吴中调查赈灾银两一事。

许王最担心的事情终于是来啦。

前段时间,各方大臣们都忙着处理金泰成被杀的事情,而许王也趁着各方忙乱的时候,解决了不少的麻烦,将当年涉及此案的官员该杀的杀,该罢免的罢免。可还是无法将漏洞补上。

如今,豫王归来,必然是有所针对,他想要置许王于死地,就不能让他有着任何再还手的机会。

一招毙命,此次李旦返回长安。也知道这些日子长安发生了不小的变化,尤其是李长生的飞速成长,让他感到很意外。

只不过,眼下之急,当然还是许王李素节,如今朝中皇子之中,就数他的实力最大,只有将他给斗倒了,再对付那些小虾米们才能绰绰有余。

而豫王也是这么想的,无论如何,决不能够让李素节再有任何翻身的机会。

因此,从豫王回到长安城的第一天,便是匆忙的来到了皇城,当众参了许王一本,将此次调查的结果,全部形成了奏折,附上了这些年来朝廷赈灾银两所有出入。

唐王观此之后,顿时龙颜大怒,满朝上下,无不惶恐万分,他们知道,接下来,要变天啦。<!--shg-->

上一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