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165章 秒杀!!(2 / 2)

就在这时候,吴启明站了出来,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,他还在享受自己的儿子被人夸赞的时刻,结果跑出来一个人,彻底的破碎了他的希望。

“李大人,既然你觉得犬子的诗是垃圾的话,不知你有何妙语连珠?总不能只是个侃侃而谈,说大话的空壳子。没有真才实学却再次卖弄吧?”

吴启明的不悦,尽数写在脸上,其他人也是随声附和道:“是啊,若是没有真把式,只懂得空谈妄论,批评他人的作品。岂不让人笑话?”

……

李长生就知道结果会是这样,所以在此之前,他早已经想好了对策,说道:“各位大人盛邀请,本官也不好驳了尔等的兴趣,那么就吟诗一首。送给各位。”

“太湖潮水连江平,江上明月共潮生。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湖江无月明。江流宛转绕芳甸,月照花林皆似霰。空里流霜不觉飞,汀上白沙看不见。江天一色无纤尘,皎皎空中孤月轮。江畔何人初见月。江月何年初照人?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。……”

(ps:原句‘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’,因为背景是太湖,在此做了修改。)

这首诗是李长生在《高宗手札》中读过的,手札中记载。是一位叫做张若虚的才子所作,传说此人仅留做了两首诗,却凭借这两首诗,名扬千古。

只不过,这位张若虚不曾有人听闻,知道他写的诗的人。更是少之又少。

“……,斜月沉沉藏江雾,碣石潇湘无限路。不知乘月几人归,落月摇情满江树。”

当李长生将这首描述风景的诗句吟诵完毕之后,现场一片死寂,所有人都惊呆了。

在场之人。有着饱学鸿儒,有着才子佳人,也有着通读古今的天才,听完李长生的诗句,无不瞠目结舌,一脸的恍惚。

身在雅间的雨诗菲。更是呆若木鸡的坐在原地,方才在吟诗之际,她已经深深地陷入美妙的诗句之中。

诗句中所营造的意境,不仅契合主题,而且完美的勾勒出太湖的江月景色。

吴明的诗句和李长生相比,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。二人的水准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面。

如果用更加形象的比喻,吴明的诗就好像是丘陵,而李长生的诗则巍然难撼的泰山,顶天立地,无人可敌。

吴启明纵然有着万般言语,在听到了李长生的诗后,也是不自觉的闭起了嘴巴。

现场有着几位鸿儒智者,更是激动地站了起来,说道:“刺史大人,这首诗堪称当世一绝,定是流传千古的不朽作品,我提议。本轮到此结束,夺得第一名的人乃是吴县李长生。”

说着者,是苏州最有名的鸿儒智者,名叫诸葛非我,在当地颇有威望,在场诸多人中。不少都是他的学生。

也因如此,大家

都是非常清楚诸葛非我可是出了名的严格,很少表扬他人,更少有作品能够入得他的法眼。

而今,诸葛非我竟是不惜言辞夸赞李长生,可绝对算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。

“你们听到了吗?诸葛老师竟然也会夸人?”

有人在窃窃私语。在他们的认知当众,诸葛非我想来以严苛出名,从未见过他夸赞过任何人。

“大人,这首《太湖月夜》绝对可算是传奇作品,其诗中之意,字字秒不可言。老夫自认教书数十载,亦不曾听过如此绝妙的诗词,在吴中,不,甚至整个帝国,可与之媲美的诗词亦在少数。”诸葛非我说道。

如此优秀的作品,岂是那些吴中青年的才子佳人们能够匹敌的。

诸葛非我身为鸿学大儒,怎会不知这些年轻人的尽量?

之前,他们或许雄心壮志,势要夺得本轮第一名,可李长生的这首《太湖月夜》一经问世,便是横扫全场,无可与之匹敌。

“既然是诸葛先生亲点的第一名,想必诸位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。”马臣风说道,“那么本官在此宣布,第一轮比赛的第一名是——李长生!!”

意外来的过于突然,除却吴明之外,其他人都还没有来得及参与其中。便是已经结束了。

不过,他们也实在庆幸没有出场,否则的话,一定会输的很惨。

吴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被无情的碾压,输的体无完肤。常以‘苏州才子’自居的他。如今看来,简直就是一个笑话。

吴明恶狠狠地看着李长生,要不是他站出来搅和,自己便是第一名,而今的狼狈不堪,究其原因,都是李长生的错。

“可恶,第二轮,我一定要扳回一成!!”

吴明暗自发誓,为了自己的颜面,第二轮一定要赢。

吴明给自己的父亲使了个眼神,吴启明心领神会,说道:“李大人年纪轻轻,便有此才华,如此苦坐亦是乏味,何不与吴中的这些年轻人较量一番?给他们上一课如何?”

李长生心说:“想要羞辱我吗?”

“府尹大人的邀请,下官却之不恭,那便领教一下他们的本事。”<!--shg-->

上一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