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虽然不算正式拜师的,但也是授业先生呀。
几日过去,顾大爷顾子铭准备县试了。
县试的搜身并不严格,秋闱和春闱那才叫严,一个个把衣服脱光了,看看身上有什么胎记,专门计入在册,所以说在大齐有那些女扮男装入官场的根本是无稽之谈,多是乡野小民自己臆想的。
前朝为什么倒,除了天灾之外,便是人祸,贪官当政,民间的疾苦上层没人关心。所以大齐的开朝皇帝一登基便宣百名文官共同制定了科举为官制度,可以说是商贾,寒门子弟该换门庭的唯一途径了。
科举不仅皇帝官员维护,民间的百姓也对它极为推崇。
顾子铭的考试开始了,索性分配的考场还不错,没有什么臭号。
他来之前听说有的学子被安排在那臭号上,还没等题答完便忍不住,有的则是生了病被官差抬了出去。
是的,每个考场都有官差巡视,事后他们也会记录,如果这场考试以后出了问题他们也都要担责,这也是开国皇帝律令规定的,为的就是防止徇私舞弊。
若是有人徇私舞弊基本上就是斩首,不仅如此严重了甚至满门抄斩也有。
县试要考四场,所幸是一天考一场,四天下来,饶是顾子铭这身体康健之人也觉得难熬,三月的江州还一点寒意。
顾子铭走出考场,觉得这场考试也对得起自己读的圣贤书了,虽没有多出彩,也是规规矩矩了。
出门,便见顾大夫人抱着女儿在等待,今日福娃戴了个帽子,越发衬得脸小小的。
顾子铭接过胖嘟嘟的女儿“不是说让你别来了吗,今日风大。”说着为顾夫人抚了一下吹乱的头发。
顾大夫人手把脸颊的发丝勾到而后,侧着脸说“不算大。”
顾子铭笑了笑牵着夫人的手,一手抱着女儿回家了。
连刚出考场时的担心也抛在了脑后。
顾府。
今日早就准备了佳肴,在顾大爷和夫人所居的院子,顾老爷和夫人自是没来,他们怕影响儿子的考试。
福娃看着一些疲惫的爹爹,眼珠一转说道“爹爹,你好好休息吧,你一定会考上的。”
顾大爷抱起座位上的女儿,道“好,爹爹听福娃的话,早点休息。”
旁边顾小弟也道“爹爹,你一定会考上的。”
顾子铭看着自己一双儿女还有娇妻,只觉得浑身疲惫都没了。
县试成绩出的很快,几天后,顾子铭便知道了自己的成绩,县试第十名,这个成绩可以说非常不错了。
“我中了,我中了,我是县案首。”旁边的学子纷纷对他投之艳羡的目光。
毕竟就算是场县试,不中的人也是占大多数。
第一名顾子铭有印象,是个本地的读书人,已经考了好几次,这次考上县案首可是高兴坏了。
他家里本条件不差,奈何读书耗费钱财,也亏的妻儿不理不弃,顾子铭看他那有些癫狂的样子。
也叹了口气,深感读书不易,富贵人家还好,穷苦人家一年到头要做农活,读书怎么办,往往是倾一家之力供出个读书人,若是考上了自然吃的苦就值了,皆大欢喜,若是考不上的,真是咬着牙坚持下去。
顾子铭摇摇头,拜别了几个友人便往家赶。
莫要以为秀才考试如此简单,县试还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便是月底的府试。
顾子铭没耽误时间,立马又回到家里。
商人位贱,现在朝廷对商人好了点,他顾子铭可是吃过苦,小时候那时顾家只是普通农家,后来靠父亲顾守毅一点点走街串巷,卖点针头线脑,小孩子零嘴。
是的,江州的富甲顾家就是这么一点点起来的,后来好点了又开起了铺子,他看着他爹给人卑躬屈膝,有的官人便是拿了不给钱,他很生气,他爹却告诉他咱们是商人,除非有一天你能当官,否则咱就是再有钱,也要被他们踩在脚下 。
他永远无法忘记这句话,他不想让顾家成为前朝的沈家,被当朝像捋羊毛一样,最后为他人做嫁妆。直到后来皇上又下令商人可参加科举,他就立刻准备科举考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