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856章、高歌猛进(四)(2 / 2)

8月6日,彭德怀的红三军团终于在惠州完成了休整和补充,旋即发动了南下进攻香港的作战。

按照彭老总看了后世抗美援朝电影之后的感叹来说:“按照现在的架势来看,这辈子恐怕是没机会‘雄纠纠气昂昂、迈过鸭绿江’,到朝鲜半岛上跟美国人较量啦!不过,如今咱们能够‘雄赳赳气昂昂,越过深圳河’去收复失地、狠揍英国佬,似乎也不错啊!反正英国人和美国人应该差得不太多”

——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,工农红军就势如破竹地渡过了深圳河,长驱直入地杀进了香港腹地

就在工农红军扫荡珠江三角洲,与粤军和桂军展开连番血战的同时,香港的英国人也没有闲着睡觉。

——虽然惊异于工农红军的彪悍战斗力,震怖于发生在日本的滔天浩劫,但驻扎在香港的英军,依然没有不战而退的打算:这个时代的大英帝国,还不是日后那个被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砸断了脊梁骨,又被“多元文化理论”弄昏了头脑,以至于放任苏格兰公投独立的扑街岛国,而是威风犹在的世界霸主!

尽管不列颠的国运已经在走下坡路,但米字旗下的殖民地版图总面积,却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。

所以,为了维持广袤无垠的殖民帝国,为了镇压如今在世界各地风起云涌的民族起义,这个年代的英军的勇猛和彪悍,其实丝毫不逊于他们的海盗祖先——在印度、在缅甸、在中东、在非洲,英军轻而易举地血洗了一切敢于拿起武器反抗的组织团体,把黑人、阿拉伯人、印度人和缅甸佛教徒砍得屁滚尿流。

残酷的事实证明,在此时的一切有色人种面前,日不落帝国的战士们仍是无可争议的一流军人。面对欧洲以外的任何民族,英军将士继续在心理上保持着高贵白种人的威势与傲慢——其中自然也包括华人。

总之,在傲慢自大的英国人看来,此时的中-国依然是一个“破烂的四等人国家”,中-国的军队也和七十多年前火烧圆明园的时代没什么两样,还是那么一群涣散脆弱、不堪一击的黄皮猴子。

虽然之前美英法三国联合干涉军在上海滩头的折戟沉沙,已经让西方媒体大跌眼镜,也给信心十足的欧美各国军队当头一棒。而随即发生日本列岛的惊天核爆,更是让整个世界受到了空前的震撼但这一切的一切,

却依然并不足以让傲到骨子里的英国绅士们改变他们一贯的固执,以及对中-国人的蔑视和不服气——他们硬是堵住了耳朵、捂上了眼睛,不肯承认对手早已脱胎换骨的现实,而是坚持认为中-国布尔什维克只是一群武器简陋的乞丐,中-国人在上海防御战之中的胜利并没有多大说服力。至于发生在日本的浩劫,也只不过是几场凑巧的天灾罢了——香港报纸还刊登了整版的“科学常识”,嘲讽红军的“奇谈怪论”。

当然,蔑视归蔑视,傲慢归傲慢,嘲讽归嘲讽,各种必要的作战准备,驻港英军还是都努力做到了最好——自从红军从江西省大举南下之后,港督贝璐爵士就一边动员手头的全部人力物力,紧急抢修醉酒湾和九龙半岛的防御工事,一边满世界哭天抢地,向伦敦白厅和最邻近的马六甲殖民地索求更多援兵。

而伦敦白厅也确实是利用红军在珠江三角洲跟白军反复纠缠的机会,向香港陆续增派了几批援军。再加上港督在香港本地招募的侨民和华人义勇军,让香港的驻军总数,从最低谷时期的4000人,增长到了8000人左右——香港的防御体系,也从六月份的千疮百孔、不堪一击,变成了八月份的颇具底气。

但不管怎么说,对于总面积超过一千平方公里的香港来说,这么点兵力还是显得有些杯水车薪

至于海军大臣丘吉尔宣称已经完成调集的第二支远东干涉部队——号称拥有两艘航空母舰、两艘战列舰、六艘巡洋舰、二十二艘驱逐舰、十五艘辅助船只,一百二十架各类飞机,以及两万五千名陆军的庞大军团,却不知为何一直滞留在新加坡锚地,久久未能完成渡海出征中-国的必要准备。

所以,孤悬敌境的八千香港英军,在彭德怀的红三军团面前,暂时不得不孤军奋战——为此,港督贝璐爵士鉴于双方兵力对比悬殊,下令全面放弃香港北部的新界地区,各路英军退守醉酒湾和九龙一带的防御工事,同时动员便衣队,爆破捣毁香港北部的各处道路和桥梁,以迟滞红军的向南推进速度。<!--rm-->

上一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章